中文看,看中文 > 玄幻奇幻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 > 146. 送君扶摇上青云(14) 天下太平……

146. 送君扶摇上青云(14) 天下太平……

推荐阅读: [综英美]蝙蝠快打模拟器替身受觉醒了[综英美]BE狂魔制片日常[综英美]有事超英,无事阔佬校园修仙日常我有一剑邪神竟是我自己我,宗门之主,有编制!退休妖局员工直播宠物答疑爆红拿错清冷仙君剧本的我失控进化请遵守游戏规则[无限]保护我方族长[综英美]蝙蝠家今天被误解了吗?小玉综漫世界历险记[足球]绿茵魔术师最强升级系统别说话,你一开口就不像他了路人漫改贝克街221B事件簿小怪物,你走错片场了!

沈明欢已经去了燕国三月,聂时云回时路上耽误了一个月,回来后便马不停蹄找到了南怀瑾。

所以他们满打满算才认识了两个月。

聂时云不知道这么短的时间是否足够他们成为朋友,但即便不是,聂时云觉得,任何一个还有良知的人见过这个人都会感到可惜与难过。

如南怀瑾这样的人被迫满身伤痕地跪在泥潭中,远不止是雍帝一人的荒唐,这陈述的,是整个雍国的罪恶。

寒风中南怀瑾衣衫单薄,他却好似感受不到冷。

他想起方才朝臣路过的交谈,求证地问道:“时云,淮西三省遭了大型涝灾?”

淮西距雍都有半月之距,然这种严重灾害的消息必会快马加鞭送来,至多不过十日。

当今天下素有国运势道一说。若国君无德,上苍便会降下警示,此为国破之相。战争通常伴随着灾害,世道越乱,灾祸便越多。

南怀瑾知道近些年来三国各处大大小小的祸患都不少,涝灾也算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可他发觉往年旱涝大都发生在夏季,如今已入秋,怎还会有死伤上千人的涝灾?

聂时云叹气,“可不是嘛。粮食本都快收获了,可惜一场大雨,全都被淹死了。百姓极力抢救,死伤上千,可还是大半都被雨水冲走。”

“陛下怎么说?”南怀瑾垂眸细思,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聂时云想起朝堂上无谓的争论就有些生气,他闷闷道:“三省知府连递数封折子,陛下答允免去淮西三省本年赋税。”

南怀瑾皱眉,“不拨赈灾粮?不出安置费?遇难百姓的殡葬朝堂不负责吗?”

“淮西富庶,这一地产出的粮食可以填满朝廷半个粮仓,陛下原本连赋税都不打算免去。”聂时云捏了捏拳头,大逆不道地骂了一句:“昏君,他想饿死所有的百姓。”

“慎言!”

南怀瑾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在哪,“淮西三省受灾,淮南一点儿没被波及?”

淮河贯通西南,能淹没三省的大水,位居淮河下游的淮南不应该什么变化都没有。

聂时云不知道南怀瑾怎么突然又提起淮南,他挠了挠脑袋,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确信道:“没有,朝议时没说。”

他就算忍不住打瞌睡,也有好好在听。

南怀瑾目光凝重,“时云,有件危险的事情需要拜托你……算了。”

他说着摇了摇头:“太危险了,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危险?”聂时云眼睛都亮了,“我不怕危险,你说吧,是什么事,我一定能做到。”

最好是危险到要骑着马提着刀剑和很多其他国的人拼杀。

“不要以身涉险。”南怀瑾教训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若是出事了,聂太尉怎么办?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聂时云慷慨激昂:“我又不是君子……不是,你别生气,我的意思是,是……”

聂时云冥思苦想,聂时云灵光一闪,“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好好一句豪情满怀的誓言,被他说的像是讨好。

聂时云冲着南怀瑾笑得乖巧,“你都说到这份上了,我怎么能因为危险就不去做?如果我此行能对淮西受难的百姓有一点帮助,那就都值得。”

南怀瑾目光挣扎而犹豫,但他是个很果决的人,并没有迟疑太久。

从来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给他思考,他也从来没机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全是两难,全是错误。

全是愧悔。

他以手指在虚空中作画,“这是雍国疆域,淮河贯通淮西三省,自西北至东南,经由淮南入海。能把粮食全都淹没的大水不可能凭空消失,去岁淮南三处决堤,朝廷尚未拨款修补,怎会一点动静都没有?”

南怀瑾无力地叹息一声,“退一步说,即便淮南知府无需朝廷帮助,自己修好了决堤处。水位上涨,无论如何也该上个折子——也有可能他写了,只是事情不大,所以未在朝议时提,你不知道。”

但这种可能性太低太低。

聂时云捂住脑袋,“你的意思是,淮西三省知府谎报?”

他为这欺君的举动惊悸了一瞬,很快又开心了起来,“这不是挺好的?至少说明百姓无事,也不会饿死了。”

南怀瑾又叹了口气:“没这么简单。如若无灾,遇难的上千人在哪里?粮食没事,朝廷又免了赋税,那多出来的粮食又会被送去哪里?这么大的谎报与欺瞒,真的是小小知府有胆量做的吗?”

“所以我才说,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他声音放的低且浅,不知是想劝聂时云放弃,还是希望对方能够有更坚定的信心。

聂时云没他这么凝重,哪怕知道背后隐藏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他也还沉浸在淮西无灾无伤亡的喜悦中。

他笑了笑,伸出手,想在军中对战友做的那样拍拍南怀瑾的肩膀,又怕这人身上也带伤,只好缓慢收回手,连带着笑容也被收回。

他改为拍着自己的胸脯:“怀瑾,我也是雍国人。”

——能让雍国变得更好的事,我也和你一样义无反顾。

南怀瑾勉强地笑笑。

他们已经呆了许久,聂时云再不离开就该有麻烦了。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南怀瑾就不继续耽搁,“明日早朝,你这么说……陛下会同意封你为钦差,你半路绕道,亲自去淮西。有没有涝灾,一看便知。”

“幕后之人定然会不惜一切阻止你,时云,很危险。”

南怀瑾没再阻止,其实本来也没多坚决地阻止。

他低声说了一句:“抱歉。”

聂时云无奈地笑:“你道歉做什么?雍国又不只是你的责任,你也不是故意骗我要我去送死。放心,我心里有数的,其实我逃命的本事也很不错。”

*

洪城十日内遭受了七次山匪劫掠。

朝廷的兵马都驻扎在边境,应对蠢蠢欲动的缙国大军,也虎视眈眈地打算继续向外扩张,是以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回援。

府兵花费大,知府见匪徒只是劫掠而不占城,觉得影响不到自己,也不愿出兵。又怕朝廷怪罪,故而隐瞒不报。

当地的小贵族们不堪其扰,收拾了家当包袱款款地去了别的城镇。

至于城外带不走的田庄,被匪徒占了也就占了吧,虽然很心疼,但是在乱世之中这种事情很正常。

他们只是还需要依附皇室的小贵族,没有强闹的底气。

城主在逃亡途中死在了匪徒手里,他身为城主弃城而逃本就有罪,按《燕律》其罪当诛,知府也懒得为他报仇。

于是沈明欢买下了燕国的这座城。

这么说有点不太恰当。

当父母官怎么能叫买卖城池呢?那叫为燕国尽心尽力任劳任怨。洪城是燕国的洪城,而他只是负责治理的普普通通无名小卒罢了。

如今普遍实行的选拔制度还是举孝廉,最有钱的人往往可以成为最孝廉的人才。

沈明欢的商会在贵族走光之后入驻洪城,迅速将商铺开了起来,而后恭恭敬敬地给知府送了一些特产和一封信。

知府摸着金子,为他们这种忧国忧民的品性感动到泪流不止,当即把洪城所有的官位都用他们的名字填满了。

洪城百废待兴。

贵族们虽走,也不愿意自家房子里的东西便宜贱民,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就一把火烧了。

城里只剩下了难民和奴隶,粮仓干净得找不出一粒米。

好在贵族们走得匆忙,田里的粮食还没来得及收割,勉强能够让这座城不至于饿死。

沈明欢远程指挥城主重新统计了城内人数,不区分平民与奴隶,给所有人整编了户籍。

以工代赈,因为人手充足,沈明华又舍得让他们吃饱,洪城的重建进度很快,没多久就收完了粮食,城内的建筑也修复得差不多了。

知府本来在眼馋这批粮食,还想着用什么借口可以收上来一半,结果沈明欢反手就送了一大批给山匪,美其名曰“保护费”。

知府心虚,反正保护费没找他要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贵族看到洪城稳定了,想要回来拿回属于自己的田地,收了“保护费”的山匪们非常尽职,逃得不够快连命都得丢,更别说进城了。

既然贵族们不回来了,地也不能就这么空着,沈明欢做不出这么浪费的事,于是按人头数给每个成年人划分了土地。冬日无法耕种,他还让人组织他们到城外开荒。

也就是沈明欢有钱,能够从别的地方运来粮食,否则还支撑不起这么造作。

知府生怕对方来找他要这笔钱,不仅不会对此指手画脚,每天只沉默着装死。

洪城里燕都太远,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太长,沈明欢也不能一直盯着。

谢知非本想请命,沈明欢拒绝了,他把和谢知非一起救回来的两个小孩派了过去,让他们辅佐城主。

又把夫子也送了过去,让他继续教小孩。

两个孩子很聪明,虽然只学了三个月,但是已经会不少字,简单的计算也不在话下,处理庶务已经够用了。

沈明欢也没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大事,总归大方向有他和谢知非把握。两个孩子在沈府住了三个月,他和谢知非都很信任他们的心性。

终究还是可用的人太少,两个孩子此去半是监督,半是学习,半是磨砺。

倘若他们能成长起来,沈明欢预备把他们留给南怀瑾的。

南怀瑾将来要权倾朝野,手底下没有心腹怎么行?

自此洪城换了一片天。

如果燕帝知道这件事,他或许就会有点警惕。

可惜他不知道。

本文网址:http://www.zwkan.com/xuanhuanqihuan/jugongjincuisierhouyi/1344461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wap.zwk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