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看,看中文 > 历史军事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 78 章 【汉末三国人物志...

第 78 章 【汉末三国人物志...

推荐阅读: 我给始皇当秦二世公爵千金在搞魔导科技蒸汽时代血族日常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嫁国舅大王万万不可!长央凤凰骨[重生]曹操是我爹[三国]在下平平无奇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直播被剧透历史的千古一帝,今天也很尴尬从长生苟到飞升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穿成龙傲天的炮灰大师兄后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姜拂衣天命在我

【曹操这样的屠城行为,不仅放在当下的价值观中值得人口诛笔伐。

哪怕是放在人权意识相对淡薄的古代社会,甚至还有着所谓的孝道作为遮羞布和口号的时候,也是为当时人所诟病,并且难以接受的。

百因必有果,当他干出了徐州那般满是血雨腥风的残忍之事之后,回去兖州所迎接他的,就正好是陈宫与张邈这两位与他关系匪浅的人物,联手叛迎吕布。

——兖州易主。】

“那二人之所以背叛,又……”

曹操一时怔然,脱口而出想为自己辩解,最后却也止住了口。

他本想说二人的背叛分明与自己徐州之事无关,早在自己二征徐州之初,他们就早该生起这份心思。与徐州之事撞上,只不过是因缘巧合罢了。

可是,若也有后世人口中的因素呢?

人都是擅长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借口的生物,而当这个念头一旦生出,逃避的本能就忍不住使得它在曹操的脑海中有如附骨之疽般挥之不去。

如果不是因为他讨伐徐州杀伐过多而使得自己与曾经信任的谋士和交好的朋友而离心的话,那么他岂不是只能承认,自己没有识人之明,不能分辨忠奸,无法发觉自己身边人有多么轻易被利益所动摇了吗?

他当然知道利益能有多么打动人心,他和袁本初又何尝不是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

可是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少一点呢……但那岂非要他自己心里承认,自己屠戮徐州有失众望?

沉默着衡量,在后世人前面态度倾向的影响下,他心中的天平朝着某一个方向悄无声息着偏移。

【兖州有失,是曹操事业上的一次彻底大败。

失去了自己大部分的根据地和有生力量来源,他所要面对的是自己军队连粮草都快要供应不起的艰难现实。

在这样堪称一穷二白的时刻,他的老相好袁绍却向他投来了橄榄枝:你现在都落魄成这样了,要不咱们还是连和吧,反正我家大业大,养你一个也不多。】

“嗯?”

荤素不忌的孝武皇帝一时之间挑起了眉,颇有些玩味的笑意,敏锐地捕捉到了后世人言辞中的调侃玩笑之意究竟点在何处。

好好的结盟之事,被它这么一说,倒有些奇怪的旖旎暧昧之意了。

刚刚正好想到袁绍的曹操:……

后世人,正常点,你别这样!他一想到袁绍如果真那么说,就真的忍不住起鸡皮疙瘩。

【正经话肯定不是这么说的,但是拉拢的意思也挺明显,所以曹操一时还真的心动动摇了几分,后来被程昱给劝回去才罢休。

之后他便与吕布陈宫张邈几人来回的拉扯,努力想要夺回兖州。

这里插播一句,陶谦是这个时候才死的,他死之后是刘备接任了他。一方面可以说明昭烈帝的人格魅力确实有几把刷子,另一方面,曹操你复仇是真的完全不找重点的是吧。

罪魁祸首没干掉你去祸害百姓……风评堪忧很多年不是没有理由的。

被曹操击退之后的吕布还曾经去投奔过刘备,结果是因为太过桀骜不驯乃至于无礼傲慢的举止,成功把刘备给惹毛了,心里记上一笔。

讲实话,正常人面对吕布那一套第一次见面就请人往女人床上坐,让老婆前来拜见,然后约为兄弟,还是吕布为兄自己当弟弟的流程,都应该会觉得“大哥你谁啊?”吧。

虽然三国时候的床基本上都可以用来当椅子坐,不算完全的私密空间。但是别说是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情况下,就现代突然让人坐在异姓的椅子上,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尴尬。

再加上一点不客气就让人当自己弟弟——了解的知道是您东去投奔的刘备,不知道的还以为刘备来投奔的您吧……

您这当真一点客气都不讲,习惯和要投奔投靠的人拉点亲戚,结果不肯认义父于是认干兄弟了是吗……】

“何止于此?”

刘备听见后世人谈及吕布,一阵夹带着火气的怨念就涌上心头。

“他上来先是说着我们二人都是出身边地,试图与我拉近些关系。我看他英武,确实是边境上与外族拼过刀戟的人物,姑且敬他三分。”

“谁知道他接下来却说,他看见关东起兵想要诛杀董卓。结果后来他杀了董卓,那些关东诸侯却没有一个觉得是他帮着实现目标,愿意接纳他的。”

他一把握住了旁边诸葛亮的衣袖,不可置信地发问:“他那么说难道还觉得自己诛董有功吗?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吗?”

搞得和他好像从来清清白白,出手就为关东诸侯解决了大麻烦理应得到褒扬一样。他一开始难道不是在董卓手下助纣为虐吗?最大的功劳分明应该给策反他的王允王司徒吧?

至于不接纳,实话实说,接纳了他最后会有个什么下场,他和曹操不都撞上了吗?

曹操还姑且能狡辩一句,说自己是被属下背叛了。可刘备自己可是实打实地被他背刺夺走过徐州,从一州州牧沦落得个屯守小沛的下场。

刘备:越想越气。

“反正真真不愧是一只反复无常的虓虎!”

而老虎饿了的时候,自然择人而噬。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史书也明确记录下了因为蝗灾的来临,“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的人间惨状。

战乱、天灾、并生的往往还有瘟疫,饥荒,在大自然和世道双重的艰难催逼之下,无怪三国时期人口数目的急速锐减。后世“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痛苦,应用在这个年代却也恰到好处的适合与悲戚。

而粮食短缺等等前提情况所带来的货币通货膨胀,却也给三国时期带来了贯穿始末的一个经济难题。

怎样挽救国家已经濒临崩溃边缘的货币经济?】

三国时代,听见这话的人,齐齐坐直了身。

重头戏来了。

【三国时期是个货币通货膨胀相当严重的年代,各国的货币体系吧,实话实说是都烂的不相上下,大家都努力了,但怎么说呢,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吧。】

三国:……后世人,你这话说的就很扎心吧!

【汉末三国通行的货币,最初当然是五铢钱。我们汉武大帝刘彻那么多功绩中时常被人忽略的一项而已。

也不过就是在位期间发起了六次币制改革,使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通过禁止郡国铸钱以及颁布禁止盗铸法令将铸币权彻底收归中央,统一货币发行,减少坏币坏钱的出现,于是造就了三官五铢这一钱中楷模而已。

不要大惊小怪,正常发挥。】

刘彻:不错,抄一下我自己未来的政策,这能叫抄袭吗?

他前两年刚铸了三铢钱,命令其价值重如其文,应该就是后世人口中那,货币的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措施。可是却也因为其与四钱重的半两前等价使用,盗铸之事颇为盛行,正在考虑如何解决。

这不是刚巧了吗?不用他先下令废止三铢钱而专用半两了,直接改用五铢也是可以考虑着手的事情了。

【五铢钱的沿用持续了七百三十九年,两汉王朝的时间跟他比较起来都捉襟见肘,差不多直到下一个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才停用。

但是五铢钱虽好,却也得看发行的人是谁。

汉末三国时期货币体系的崩溃,罪魁祸首还得是那个我们说过不配的人——董卓。

董卓焚毁洛阳之时,顺带大肆搜罗和销毁了包括“五铢钱”在内的各种铜铸器物,此后转而铸造质劣不堪的减重“恶钱”即“董卓小钱”大量发行。

从出土实物来看,这种小钱径小穿广、肉薄质劣,小者钱重不足0.5克;较大者重量也不过1克左右。换算下来,仅相当于三国时期的约0.86—1.75铢。并且“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辩认。

简直就是历史上最烂最薄的五铢钱没有之一,孝武皇帝看了绝对要表示你不要过来碰瓷五铢钱的名声。

而这样的小钱在市面上流通之后,就会出现恶劣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得原本品相较好相对标准的五铢钱或是被熔铸或是被收藏,逐渐退出了市场流通。

可偏偏这些恶钱又会因为发行量过于庞大,市场需求无法完全消化,政府信用破产,没有足够硬通货作为货币支撑的现实原因而价值迅速跌落,从而引起流通不畅和通货膨胀的社会问题。

于是,良币被迫退出市场,小钱带来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动荡的社会环境和时常的天灾人祸,汉末的货币经济一下子就被彻底弄废,整个北方社会一度退回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模式。

准确点,当蜀汉和东吴都选择铸造大钱,这种其实也算不上多好的挽救措施的时候,曹魏政权在曹操曹丕这俩父子的手上,竟然实际上依旧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董卓你是真的害人不浅,遗害多年啊!

也难怪学界会认为,他这次的行为不仅是严重地制约了此后三国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更直接导致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由强盛而逐渐转向衰落。】

作者有话要说

隋朝的开皇五铢是最后的五铢钱,和太宗的时期相隔不算很远。为了和刘彻对应,文中说差不多到他才结束。

本章参考文献

《恶钱问题与曹魏时期的货币流通》

《三国时期的货币流通与通货膨胀》感谢在2023-06-1315:56:22~2023-06-1422:02: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紫薯芋泥啵啵、枕星河、锦瑟华年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曲悠悠40瓶;晒太阳的猫23瓶;宰子yyds、妄婳12瓶;苏幕遮5瓶;封野2瓶;户口就是脾气好、紫薯芋泥啵啵、Lagom、蔚蓝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网址:http://www.zwkan.com/lishijunshi/lishiguanyingcongjingdikaishi/1341218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wap.zwk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