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看,看中文 > 历史军事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 147 章 番外1商,商周

第 147 章 番外1商,商周

推荐阅读: 英雄时代的日常生活姜拂衣世子她有上亿负债公爵千金在搞魔导科技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凤凰骨[重生]嫁给铁哥们重回天灾囤货忙大王万万不可!金丝藤在下平平无奇盘点古代十大诗人七十年代妇女主任在诡异世界变成蜘蛛精在修真界疯狂吃瓜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长央穿成师尊,但开组会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志得意满的商王漫不经心看着远方,而在他面前,缓缓步行以来一位相比朴素多的长者。

这样的画面宛如传说的卷轴在所有人的面前揭开了面纱的一角,却足以让所有能够领会这般魅力的人为之神魂颠倒。

——司马迁就拒绝不了。

所以他笔走龙蛇,画面的刺激使得脑中想象力万般活跃,一时间灵光乍现,灵感如涌泉般汩汩而出,成篇就文堪称文不加点。

庆贺吧!它将成为这个世界后世学子们又爱又恨的又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篇目……

天幕慢条斯理切换了画面。

【古公亶父的小儿子叫做季历,他因为两个兄长相继奔走他国而成为了周新的主人。

他迎娶了一位来自殷商的贵族女性大任作为自己的妻子,并暗示她来自商王的家族。“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归于周,曰嫔于京”。他们生下了周昌,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文王。

当然了,这位大任夫人事实上完全不可能是商王的公主。她来自挚国,族姓是任,可商王的族姓是子,并且基本实行族内婚。

周人那种容易惹人误会的说法,只是为了提高族长夫人的身份,用以拉近和宗主国殷商的关系,并借此安抚族人、震慑邻国而已。】

这是他们不熟悉的周朝的形象。

两周漫长的延续时间,足够他们用一种优养出的文明去为自己的存在抹上一轮光晕。

那些不堪的、破碎的,乃至于黑暗的过往,全部被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在时间的冲刷中沉淀进河床的泥泞,未曾流传。人们听见的只有《诗经》,向往的是他们想象中,那个圣贤之君普惠天下的美好理想。

于是仿佛周朝的一切都带着承天奉运的从容,仿佛一开始它就是个足够成熟的政权,足够美丽闪耀的文明。

——事实是,当然不可能啊。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曾经,也只是一个需要时间,需要壮大,需要学会小国生存智慧的政权而已。

于是孔子竟然有些会心一笑:

这种带着点狡黠的聪明,并不让他生厌。反而让他有种莫名的亲切。

【等到后面周昌结婚的时候,他用的依旧是同一套话术,甚至说的更直白一点——“帝乙归妹”。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小说演义中,会把文王误认为是帝辛的姑父:你别说,这么写的人还得看一眼文王《易经》是怎么说的,竟然有点考据,说法出自当事人其一之口。

考据了,但没完全考据.jpg

毕竟还是同样的问题:文王的妻子大姒出自莘国,族姓是姒姓,和商族子姓又能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这个小国据传是夏王室的后裔,但似乎更以女子出名:商汤的夫人来自这,文王的夫人来自这,等到周昌被禁,为了营救他,臣僚们给帝辛献上的礼物中还有来自这的美女。

很难说这是不是周人的又一次改写,为他们的先王夫人附会上足够美好和高贵的出身。甚至和商汤拉了拉关系,减少一些投降商人对他们的抵触←他们真的是绥靖的一把好手。】

许仲琳:……

跟着天幕的论述打着草稿,并且时不时添加一点个人印象与设定的书生再闷了一口浊酒,豪横地将之前写的一行重重抹去。

什么姑父?什么考据不考据?我就是个破写小说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哦(无辜.jpg)

【在周人的领袖之位传到文王手中的同时,殷商的王位自然也在发生着变动。

武乙王三十五年,这位好战的国君再次亲征关中。然而好运这一次并没有笼罩在他的身上,他在巡游的过程中暴死,《史记》认为他死于“暴雷”,是被雷电活生生劈死。

这位傲慢到甚至热衷于亵渎商人虔诚迷恋的上帝的渎神者,最后的死法竟然冥冥之中有种天罚的味道。有时实在是让人唏嘘。】

——董仲舒眼前一亮。

“这就是天人感应啊!”

为自己学说鼓吹的学者“唰”地一下站起了身,脸上露出了一个和气满满的笑:“上天会根据人的善恶下降反应于人,它的预兆便是各种灾异。”

“武乙王好战慢神,”他还是把所谓的神和上帝当做“天”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来解说,“所以上天自有感应。孔子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故而身死,可见感应。”

这理论依据不就又多了一个实例了吗?拿去和今上唠嗑多好。虽然他对儒家学说不可能全信,但是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他半信半疑,就是对他行为能起一定约束的大好事啊!

董生狂喜(x)

【继位的文丁王在位时间不长。《竹书纪年》认为他杀害了季历,然而二人去世的时间相差无几,文丁对于季历曾经称得上看重,这个说法到底就有点诡谲。

要知道,季历可以说是罕见地可以被商王允许到殷都觐见献俘的成员。等他死后,文王要再得到这个待遇都得到他差不多五十岁的时候了。

考虑到商朝末期,商王和商人贵族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帝乙和帝辛这俩父子在商王序列中最为特殊,生前便被冠上了“帝”之名的名头,我们其实并不能排除是派系斗争和宫廷政变,同时将文丁和季历一起葬送的可能性。

帝乙是个和他更为著名的儿子一样叛逆的人物,他在自己继位初年便重启了祖甲曾经构想的周祭制度:

他将不再祭祀上帝以及山岳河川的自然神们,而是只将先王作为唯一的祭祀对象。他要求抬高祖宗神的权威,一如古埃及法老们的自我认知,他要成为神的血脉与后嗣。

他统一规定给各位先王献祭的时间和方式,编织出一张庞大的周密的时间表,从此再也不用临时占卜是否适宜给先祖祭祀。他限制住占卜师和祭司的权力。

然后他自命为帝。

即,他是行走于世间的神明本身。

——多狂妄啊。】

刘彻几乎是在听完那句狂妄之后,便跟着轻笑出了声。

他没有轻蔑。正相反,孝武皇帝年轻的脸上,是对后世人接近宽容和看小孩幼稚举动一般的优裕。他没有针对帝乙,他对着的是年轻的后世人。

因为他甚至是在用一种欣赏的目光在看待帝乙,用一种遇到同类一般的眼神在挑剔帝乙。

这怎么能叫傲慢呢?

他喟叹着。

追逐着长生,向往着升仙,甚至不惜在后世留下了累累受骗记录,被人戏谑为几大方士诈骗案受害者,赔了女儿又伤钱的孝武皇帝,此刻只是唇角含笑着摇头。

他伸出手。手指轻敲着面前的桌案,“哒、哒”的轻响声在室内回荡,在他的笑意面前,仿佛都带上了莫名的韵律。

刘彻可以理解帝乙。

你也许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种傲慢,然而居高临下,自高处俯瞰人世间太久的一种人,只会将其称呼为自信。

——我为什么不可以成神?

我为什么不可以升仙?

而刘彻、注定会扫清他征途上一切阻碍,注定会将自己的名气镌刻于青史不朽的刘彻,将追逐长生定义为新一轮的征服。

他们这种人,大概是不会认为,这世上有什么力所不能及的阻碍与困难的吧。

【这样的宗教改革,有一个很难说商王到底意识到没有的弊端在哪里呢?

它不够包容。】

【说来实在难免有点讽刺,当初商率领着一系列部族攻灭了夏,他们彼此交融互动,通过一种强大的包容性形成了一个脱胎换骨般的新商族,进而成功吸收并消化了夏的文明遗产。

然而当商这辆马车即将走到末路,它却最终桎梏于一种高傲的内闭的“不包容”。

老派宗教祭祀各种自然神,其中自然包括一些非商族起源,也非商族主要信仰的神明。商王借这种信仰,拉近与藩属国和异族之间的关系。

这就有点像希腊神话。我们后世人看它,哪怕觉得它混乱、狗血,体系相互矛盾与冲突,但依旧觉得它是一个整体的,属于古希腊城邦内部的神话。它再不成体系,也得给它圆出一个像样的体系。

但实际上呢?希腊诸神的神职更迭和现实信仰的城邦兴衰息息相关,神明的地位和城邦的力量密不可分。

雅典娜属于雅典,崇拜智慧的雅典人民,所以为她冠上智慧的桂冠。而因为雅典的强盛,他们又满怀骄傲地为她书写战神的赞美诗。

阿瑞斯来自色雷斯,那红发蓝眼的战神歌颂着他躁动不安的人民,于是他鼓励战争,他欣赏争端,他爱着他作为雇佣兵的人民用血与火为他驰骋在第三重天之上的骏马献上燃烧的质料。

从城邦来说他们争锋相对,在神话当中他们互不对付。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共同构建成希腊神话的一部分,成为全希腊共同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尽管最终的受益者是罗马。】

【而帝乙却把这些可以模糊处理,构建一种文化认同自然神清理出去,只留下了和他一脉相传的历代商王。

这就成为了一个更加保守封闭的团体,在商王室和其他人之间,人为重新构建了一道厚壁障。】

作者有话要说

很喜欢荷马给阿瑞斯写的赞美诗……有一说一红发蓝眼是我岔劈(望天吹口哨)

“……好战的胜利女神之父,忒弥斯的盟友,叛逆者坚定的统治者,公正者的领袖,男子气概的帝王,在诸行星的七重轨道间,你的火球在以太之中旋转。在那里,你驾驭燃烧的骏马永远在第三重天之上驰骋。”

“请听我诉说,人类的帮助者,无畏青春的给予者!朝我们的生命中洒下一缕温和的光芒,还有战争的力量,让我们可以从脑内驱走无用的懦弱,并粉碎我灵魂中欺瞒的冲动。也抑制我心中强烈的愤怒,那愤怒驱使我踏上暴戾的争斗之路。将你的勇气给予我,万福!”

“让我能遵守和平无害的法律,避免冲突,敌意和横死神的魔爪。”

→从荷马的赞美诗可以看出来阿瑞斯本来的设定是个挺伟光正(x)正派的神明的,强调的要素包括公正、青春、帮助人类、勇气、律法,前面还有一个我没摘抄的守卫/守护的概念。

虽然手头上有战争的职能,但是并不像希腊神话后期,因为雅典的强盛,雅典娜把战神正面要素全拿走之后,只剩下暴躁冲动容易挑起争端的形象了。

后来罗马神话的玛尔斯就更贴近这个原初的阿瑞斯的形象(毕竟罗马三主神,罗马人爱他)神职也拓展为国土(守卫、帮助人类)、战争(勇气)、农业和春天之神(青春?),(罗马自然而然想到罗马法→法律→公正),就很贴(点赞)

以及从荷马时期他就和火星分不开了(目移)七重轨道的第三重天,把地球去掉火星就是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第三重天

是Mars捏(确定)

本文网址:http://www.zwkan.com/lishijunshi/lishiguanyingcongjingdikaishi/133343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wap.zwk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