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看,看中文 > 科幻传奇 > 山海食堂[美食] > 第 87 章 芙蓉海底松

第 87 章 芙蓉海底松

推荐阅读: 本土雄虫摆烂任宠怎么又是非人类![快穿]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我用小说征服全宇宙他们只是我的马甲我在诡异世界当咸鱼地球人,但abo世界才不要当万人迷O上交预言天灾手机后烈火熔金AO恋综里唯一的beta!隔壁的温柔人夫是兔子啊无限捡尸人NPC拒绝被攻略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我在废土合成万物华夏导演,星际爆红顶级攻略[穿书]星际第一动物园虐文求生游戏

听了许天宇的回答,老太太直接放下了筷子,就等着外卖了。

虞三周只送一样鸡粥来,倒不是箱子装不下,是应玲珑的菜还没做完。

今天的菜式样样都费功夫,就比如说应玲珑正在做的这道芙蓉海底松。

这道菜的菜名听着云里雾里,又是芙蓉又是松的,不了解的人乍一看,根本不知道吃的是什么。

其实这道菜菜名已经十分简单扼要了,就是这道菜的两种食材,芙蓉是蛋白的意思,海底松是海蜇的一种品类。

霍一斐发问:“那为什么不叫鸡蛋海蜇汤?”

应玲珑放下手里的食材,哭笑不得:“你听听这名好听吗?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就像你叫霍一斐,为什么不叫霍大斐?都是一个意思,稍微改变一点,给人的感觉却差远了。”

霍一斐想了想,自己确实不愿意被叫做霍大斐,点头表示理解了。

“更何况,菜名也讲究有意境,芙蓉海底松还不算是故弄玄虚的菜,要不然我说几个菜名,你们猜猜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

几个人都很有兴趣。

“杏仁佛手。”

经常帮忙洗菜的于致富抢答道:“我知道,是杏仁炒佛手瓜。”

“是做成佛手形状的面食点心。”

“乌龙吐珠。”

重明吃了一惊:“人类连龙都吃?”

金乌:“肯定不能只看菜名,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蚂蚁上树也没有蚂蚁,你还没有吸取教训吗。唔,我猜是蛇和蛇蛋。”

霍一斐说:“也可能是做成龙形状的馒头,龙头前再放一个真的馒头,不就是乌龙吐珠了吗?”

应玲珑摇摇头:“你真是太小瞧人们起菜名的创意了,乌龙吐珠是海参和鹌鹑蛋做的。海参是黑的,所以是乌龙,吐珠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大家一个也没猜对,争着还要猜。

“沙舟踏翠。”

于致富:“一个做成大船形状的面点,船上装着一颗大白菜!”

霍一斐敲他的头:“面点面点!怎么可能是面点!你脑袋里面装的是馒头吗?”

于致富委屈:“上道菜猜是面点的人明明是你……”

霍一斐清了清嗓子:“咳,沙舟应该是一种食材,踏翠又是一种。沙舟,沙子做的小船?沙子怎么吃?”

她苦恼的皱着眉头,绞尽脑汁,还是没想出答案,前面两道还有个猜测的方向,沙舟踏翠连个能连想到的食材都没有。

应玲珑笑道:“是驼掌和油菜心。”

“人类把骆驼叫做沙漠之舟,踏翠是指驼掌在摆盘的时候放在油菜心上,这就叫做沙舟踏翠。”

霍一斐惊呆了:“人类怎么什么都吃……骆驼明明比人大那么多。”他们胐胐从前靠捕猎为生的时候,也不敢招惹比自己体型大那么多的猎物。

应玲珑吓唬她:“那当然了,如果你们胐胐的肉也好吃的话,以后人类的新闻就会报道:[随着胐胐需求量的增加,我市胐胐出栏量大幅上涨。政府正在实行一系列举措加强胐胐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霍一斐捂住耳朵:“我不听我不听!”

胐胐这么可爱,不要吃胐胐!

————

玩笑归玩笑,客人还在等着,应玲珑手里没闲着。芙蓉海底松的做法可没它的名字看着这么简单,芙蓉、海底松,还有最关键的清汤,样样都有讲究。

芙蓉蛋要单独制作,做好的成品是要飘在汤面上的。鸡蛋清不搅打,放在汤里就沉底了,打发的太过,里面全是洞洞,口感太差。最好的程度就是刚好飘在汤面上,如同片片芙蓉花瓣。

海蜇主要麻烦在选材上。海底松这个品类的海蜇价格是普通海蜇的十倍。经过三矾三腌脱水收干后的陈年优质海蜇,才可以叫做海底松。

这时海蜇的重量会收缩到原来鲜品的百分之八以下,海蜇的胶质凝实紧致,质地酥脆,口感最好。

而陈年海蜇的储存很麻烦,潮湿、日晒、生虫都会导致海底松的变质,这就是它价格远超普通海蜇的原因。

把片好的海底松放进开水里汆烫,海蜇里的胶质继续收缩,而后放在水里让它稍稍回弹,保证口感不会韧到费牙。

其实在处理芙蓉和海底松之前,应玲珑就已经把要用到的清汤做好了。厨师做汤,主要分三种,清汤、红汤和奶汤。

淮扬菜里的清汤要是想细分,还可以分为高汤、上汤和顶汤,单是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淮阳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苗头。

这道芙蓉海底松用的就是上汤,应玲珑后厨里一直吊着的高汤,只是上汤的初级形态,经过臊汤以后,高汤就会更加鲜美,升级为上汤。

应玲珑将准备好的高汤臊过两次,一次用红臊,一次用白臊,红臊是鸡腿肉末,白臊是鸡脯肉末,两道肉末按顺序加入汤中,吸附了高汤里的杂质,再捞出来弃之不用。

最后制成的上汤汤色极清,味道极其鲜美。要想追求极致的话,上汤最多可以臊过五次,后面三种臊子分别是牛肉末、猪肉末和鸡骨头渣。

但制作这道芙蓉海底松,两次就已经足够。

菜品制作完成后,虞三周再次出发。

许家人守着一大桌子没怎么动过的菜,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外卖。

“芙蓉海底松。”老太太一口道出新菜的名字。

许如婧茫然:“什么芙蓉?什么是海底松?”

老太太指着面前的碗说:“这些涨发后沉到汤底的海蜇,虬枝盘曲,姿态古朴,所以叫海底松。芙蓉就是飘在这汤上的鸡蛋清,像片片白芙蓉浮在汤中。”

许大伯说:“海蜇?那不是拌凉菜常用的吗?”

老太太已经兴致勃勃的拿起勺子:“那你就来尝尝这热菜里的海蜇是不是独有风味。”

先捞起飘在汤上的一片“芙蓉花瓣”,蛋白经过适度打发,轻盈细腻,入口即化。下面的海蜇做在热汤里,口感更为奇特,海蜇的裙边加热后变得软化,越靠近中心,越保留了原本爽脆的口感,对比之中,更凸显海蜇的爽口利落,清润弹牙。

又因为海蜇本身没有很重的味道,全依赖于碗中的上汤,清鲜的汤汁被海蜇吸收,海蜇入口时轻轻咀嚼,不仅能听到嘎吱嘎吱的酥脆声响,还有鲜美的滋味融入口腔,久久回味。

虞三周这次和芙蓉海底松一起带来的,还有一道三套鸭。这是一道镇得住台面的大菜,也是许天宇在应玲珑那里订的最贵的一道菜。

吃芙蓉海底捞的时候,几个小辈的眼睛就不自觉的瞟向三套鸭,没办法,谁让那鸭子连砂锅一起上桌,热气腾腾,香气悠悠。又听说这三套鸭是家鸭里套了野鸭,野鸭里套了鸽子,让他们恨不得马上扒开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看出了大家的心急,但也没让大家先动手拆解这三套鸭。

会做三套鸭的厨子少,会吃三套鸭的食客更少。上去就是一阵胡吃海喝,反而是糟蹋了这道处处匠心的名菜。

三套鸭是清汤菜,里面的鸭子用鸡汤花费数个小时煨炖出来的。既然是清汤菜,那就不能急着吃肉,先喝汤。

许家人口多,一人来上半碗,这三套鸭里的汤就能喝干,所以一人只分得一调羹。

许如婧咂咂嘴巴:“挺鲜的。”

许天宇品味一番:“是鸭汤的味道,没什么鸽子味。”

许如婧笑话他:“这么大个鸭子摆在这,谁不知道是鸭汤的味道?”

老太太微微摇头,为许天宇说了句话:“你的舌头倒是灵,不过还不算厉害,真要把这一层一层的滋味都尝出来,你才是有点像年轻时候的我了。”说着,她使唤大儿子用公筷把外面一层家鸭拨开。

许大伯一上手就惊呼:“这鸭子没有骨头!”

三套鸭内外三层,每一种都经过脱骨,从四斤的家鸭,到一斤半的野鸭,再到大小不过一只拳头那么大的鸽子,不仅没有一根骨头,还要保证表皮完整,相当考验厨师的拆骨功力。至于眼前的三套鸭拆骨做的好不好,看许大伯根本没发现鸭子的骨头已经不翼而飞就知道了。

家鸭打开,老太太主动给许天宇盛了一口汤,许天宇赶紧站起来接了,在老太太的示意下尝了尝,只恨自己不是美食评论家,说不出老太太满意的食评。

“和刚才的鸭汤味道不太一样,但是说不出怎么个不一样法……”

老太太自己也喝了,摇头道:“人老了味觉退化,已经喝不出这七咂汤的区别了。”

原来,三套鸭里的汤有七种味道。家鸭还完整时,喝到的是鸭汤,家鸭打开,里面的一汪汤汁是野鸭味,两种汤一混合,又是第三种味道,再加上最里面的鸽子汤,一共可以组合出七种风味,也被叫做七咂汤。

但这需要味觉极其灵敏的人才能区分出这细小的差别,老太太看着在座众人,略有遗憾,没有一个有这样的天赋。

她今天过寿,又吃到了欢喜的美食,心情大好,再说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厨师世家,没理由强求每个孩子都有一条金舌头,干脆让孩子们自己随意吃喝,不用这些扫兴的条条框框束缚大家。

许如婧就等这句话了,当即去夹一块最外层的家鸭肉。在她对厨艺的理解中,汤要是好喝,里面的肉一定难吃,就让她先来看看这个厨师是不是浪得虚名。

一入口,许如婧惊讶的发现,这鸭子竟然有着肥嫩多汁的口感,完全没有她预想中的干柴。

其实是她想岔了,三套鸭是用吊出来的汤去滋养鸭肉,而不是把鸭肉的精华炖到汤里,更别提塞在鸭腹中作为填充的各种去腥提鲜的辅料,层层叠叠,一环套一环,在这种精妙的设计下,鸭子只会越炖越香,绝不可能出现汤好肉柴的情况。

外面的家鸭,选的是四斤重的公鸭,这么一大家子人,一人略微挟上那么几筷子就没了,露出了里面身形更小的野鸭。

许如婧又吃了野鸭肉,觉得比家鸭更嫩,肉香更足,虽然细嫩但肉质不散,她自己心里猜测,大概是这只野鸭还未成年的原因,就像烤乳猪和烤小羊羔就是比成年的猪和羊肉质细嫩一样。

不只是鸭肉,连鸭腹里塞的辅料都被大家吃的精光,香菇、冬笋、火腿片、鸡肫、鸭肫,吸收了汤汁的清鲜和肉香,鲜上加鲜,许如婧挑了个鸭肫片吃,口感紧韧,很有嚼劲,越吃越香。

最后的野鸭腹中的鸽子,许大伯扯了两条鸽子腿放到老太太碗里,又舀出半碗清汤。

三套鸭的设计就是从家鸭到野鸭再到鸽子,肉质由老到嫩,有越吃越嫩,越吃越鲜的感觉。

鸽肉味道细嫩,能调经益气,给老太太补身最好,三禽同馔后的汤汁多种滋味复合在一起,也别有风味。

一顿饭吃完,应玲珑送来的几道菜都被大家吃的精光,那三套鸭里的汤汁一口不剩,偌大的砂锅空空如也。倒是四海食府的菜肴剩了不少,众人实在是没有肚子去吃。

不过许家没有浪费食物的习惯,基本都打包带走了。

许天宇打趣几位堂兄弟姐妹:“刚才是谁说四海食府做的东西好吃,还不多拿点回去吃?”

堂兄轻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还在这说风凉话,赶紧把你找的那个大厨的联系方式交出来!”

许天宇闭紧嘴巴:“我不说!这样以后奶奶最宠爱的孙子就是我了!”

一家人顿时笑起来,其乐融融。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网址:http://www.zwkan.com/kehuanchuanqi/shanhaishitang/1374709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wap.zwk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